红楼梦:家大业大,人难管,贾府的乱象多如牛毛,人名也很乱。
(相关资料图)
文/姜子说书
青埂峰下一顽石,曾记幻相并篆文,月旨石见《石头记》!
荣即华兮华即荣,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红楼梦》!
声能两歌手两牍,两鉴风月两生花!以诗传史石上墨,谁识画眉昭风流?
女儿未嫁将未降,末世忠义明闺阁!先时名号通灵玉,来时姓氏原是秦。
源为二玉演二宝,慷慨隽逸作姽婳,荣源宁演隐甄氏,《胠箧》《南华》续《庄子》!
——《石头记》序
有人的地方就有纷争,人多的地方,众人各有所图,各怀鬼胎,纷争就更多了。更有家中无主,猴子称霸王之事,不可胜数。
《红楼梦》第五十八回“杏子阴假凤泣虚凰 茜纱窗真情揆痴理”,作者笔下就写了老太妃去世,两府无人,家中无主,虽然报了尤氏产育,让这个族长夫人来协理荣宁两处事体,因又托了薛姨妈,让她挪进园来,但却是各各忙乱,各种乱象层出不穷。
因此两处下人无了正经头绪,也都偷安,或乘隙结党,与权暂执事者窃弄威福。荣府只留得赖大并几个管事照管外务。这赖大手下常用几个人已去,虽另委人,都是些生的,只觉不顺手。且他们无知,或赚骗无节,或呈告无据,或举荐无因,种种不善,在在生事,也难备述。
《红楼梦》故事里,作者说的这些乱象,小至家族,大至邦国,都是常见之事。因为每个人的利益不同,立场也不同。一朝得道者,过度激进,难免作威作福,有权有势者结党营私以牟利,无权者得过且过,一味偷安,更是人性使然的常态。
有意思的是,荣国府的管家是赖大和林之孝,荣国府的管家却前后不一,作者一开始说的是赖二和来升,后来又说是来升,这三者究竟是同一个人,还是不同的两三个人?赖二和赖大到底是不是一家人?如果是,为啥赖嬷嬷口中并未提及赖二呢?
《红楼梦》第十回“金寡妇贪利权受辱 张太医论病细穷源”,作者写到宁国府太爷贾敬的寿日,贾珍让尤氏喊管家预备宴席,尤氏又吩咐给贾蓉,书中反反复复出现的都是来升的名字。当时的秦可卿,还病着呢!
尤氏因叫人叫了贾蓉来:“吩咐来升照旧例预备两日的筵席,要丰丰富富的。你再亲自到西府里去请老太太、大太太、二太太和你琏二婶子来逛逛。你父亲今日又听见一个好大夫,业已打发人请去了,想必明日必来。你可将他这些日子的病症细细的告诉他。”
《红楼梦》第十四回“林如海捐馆扬州城 贾宝玉路谒北静王”,秦可卿去世,贾珍拜托王熙凤来宁国府帮忙,书中明确提到来升是宁国府中都总管。
话说宁国府中都总管来升闻得里面委请了凤姐,因传齐了同事人等说道:“如今请了西府里琏二奶奶管理内事,倘或他来支取东西,或是说话,我们须要比往日小心些。每日大家早来晚散,宁可辛苦这一个月,过后再歇着,不要把老脸丢了。那是个有名的烈货,脸酸心,一时恼了,不认人的。”
后来,王熙凤跟来升媳妇要了宁国府的花名册,又问了来升媳妇几句话,跟在王熙凤身边,一起分派任务,兼跑腿听令的人,便是来升媳妇。王熙凤发话,也只对着来升媳妇这个直接的下级。
那宁国府中婆娘媳妇闻得到齐,只见凤姐正与来升媳妇分派,众人不敢擅入,只在窗外听觑。只听凤姐与来升媳妇道:“如今可要依着我行,错我半点儿,管不得谁是有脸的,谁是没脸的,一例现清白处治。来升家的每日揽总查看,或有偷懒的,赌钱吃酒的,打架拌嘴的,立刻来回我。你有徇情,经我查出,三四辈子的老脸就顾不成了。”
《红楼梦》故事里,王熙凤吩咐来升媳妇的一番话,也正说明了宁国府的问题很大,王熙凤治理的五病者便是。后来宁国府有人迟到,王熙凤果然发怒,一面又掷下宁国府对牌:“出去说与来升,革他一月银米!”到这里,宁国府管家还是来升和来升媳妇一家子。
头一件是人口混杂,遗失东西;第二件,事无专责,临期推委;第三件,需用过费,滥支冒领;第四件,任无大小,苦乐不均;第五件,家人豪纵,有脸者不服钤束,无脸者不能上进。
到了第十六回,贾元春封妃,贾府建造大观园,宁国府管家还是来升。
贾政不惯于俗务,只凭贾赦、贾珍、贾琏、赖大、来升、林之孝、吴新登、詹光、程日兴等几人安插摆布。
但是,到了第五十三回,除夕和元宵时节,贾蓉拿了请人吃年酒的日期单子来了,贾珍看了,命交与赖升去看了,请人别重这上头日子。管家又改成赖升了。
后来,贾敬去世,作者写尤氏一面忙忙坐车带了赖升一干家人媳妇出城。第五十四回,众管家请客,出现的同样是赖大家和赖升家。
十八日便是赖大家,十九日便是宁府赖升家,二十日便是林之孝家,二十一日便是单大良家,二十二日便是吴新登家。
来升亦或者来昇、来陞,这个名字倒像是王熙凤的陪房,比如来旺和来旺媳妇,还有来喜。但是,来升一家的来历,书中却并没有说。
《红楼梦》故事里,作者在贾政当上国丈大人之后,让来升改名赖升,会不会是来升家攀附赖家的缘故呢?毕竟,赖嬷嬷后来可是当了老封君的人。
《红楼梦》是作者十年心血所著,作者又对人物姓名格外用心,不小心写错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大抵是白骨如山忘姓氏之寓,来升到赖升,大概率是和贾府末世的舆图换稿之事有关。至于具体寓意,那就见仁见智了。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红楼梦》程高本、《脂砚斋全评石头记》
责任编辑: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