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常务董事、华为云CEO张平安在华为开发者大会2023上宣布了个大消息,华为云盘古大模型(以下简称“盘古大模型”)迎来重大升级。
会上,华为云盘古大模型3.0首次明确定位“为行业而生”;盘古大模型的全栈创新和行业大模型的“炼成术”也首次对外公布。
(资料图)
张平安表示,“盘古大模型要让每个行业、每个企业、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专家助手,让工作更高效更轻松。”盘古大模型从芯片使能、AI框架、AI平台全栈创新,打造世界AI另一极。张平安认为,未来,AI for Industries或将是人工智能新的爆发点。
华为从2020年开始立项做华为云盘古大模型,到2021年4月发布,盘古大模型颇受业界关注。盘古大模型强调在细分场景的落地应用,主要解决商业环境中低成本大规模定制的问题,用AI赋能千行百业。
AI开发从“作坊式”到“工业化”升级,赋能千行百业
IDC预测,2026年中国人工智能软件及应用市场规模将达到211亿美元,人工智能进入大规模落地应用关键期。“人工智能的发展,关键是要‘走深向实’,赋能产业升级。” 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在6日召开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如是说。
通用大模型是人类最高智慧“大脑”,工业领域大模型则是“手”和“脚”。为了解决当前人工智能开发者“小作坊模式”应用开发效率较低的问题,盘古大模型带来了一系列解决方案。
华为本次升级的盘古大模型3.0是一个面向行业的大模型系列,包括“5+N+X”三层架构,几乎涵盖当前人工智能的各个主流方向,其核心定位是为各行各业进行赋能。
在“5+N+X”三层架构中,L0提供5大基础模型,包括NLP(中文语言)大模型、CV(视觉)大模型、多模态大模型、预测大模型、科学计算大模型。
其中,盘古NLP大模型是业界首个千亿参数中文语言预训练模型,是最接近人类中文理解能力的AI大模型。盘古CV大模型首次兼顾了图像判别与生成能力,在ImageNet 1%、10%数据集上的小样本分类精度上。
L1是基于基础大模型+行业知识,提供适配行业特征的N个行业大模型;包括政务,金融,制造,药物分子,矿山,铁路,气象等。
L2提供X个场景模型服务,更加专注于某个具体的应用场景或特定业务,提供开箱即用的模型服务。
华为云推出的盘古大模型解决了传统AI作坊式开发模式下不能解决的AI规模化、产业化的问题,改变了传统的“小作坊开发模式”,让AI开发走向新的“工业化开发模式”。
如今,盘古大模型已经深入金融、制造、政务、电力、煤矿、医疗、铁路等10多个行业,支撑400多个业务场景的AI应用落地。
在煤矿行业,盘古矿山大模型已经在全国 8 个矿井规模使用。原来井下异常看不清、看不全,需要人工巡检;现在盘古矿山大模型可覆盖矿山7大业务流程1000+场景,让煤矿工人做到“穿西装打领带工作”,实现矿下无人少人安全作业。
在气象领域,盘古气象大模型是首个精度超过传统数值预报方法的AI模型,速度相比传统数值预报提速10000倍以上,可以在秒级时间内完成未来全球一个小时到7天的天气预报。
在交通运输行业,盘古铁路大模型能精准识别现网运行的67种货车、430多种故障,综合准确性高达99.8%。通过盘古铁路大模型的 “慧眼”,无故障图片的筛除率为95%,效率得以提升。
在医药行业,原来一款新药研发需要10年时间、花费10亿美金;现在通过盘古药物分子大模型,可将先导药物研发周期缩短至1个月,研发成本降低70%。
在政务方面,盘古政务大模型学习了超过20万条政务数据,包括12345热线、政策文件、政务百科等。大模型能够精准地理解民众咨询意图,把老百姓的话语转化为政府办事的语言,打造双向奔赴的便民服务。
在金融行业,盘古金融大模型可以对银行的各种操作、政策、案例文档进行预训练,能根据客户的问题,为柜台工作人员自动生成流程和操作指导,将原来需要平均5次的操作降低为1次,办结时间缩短5分钟以上。
在制造业领域,生产和供应链作为制造业的核心环节,传统计划方式很难考虑到全局。盘古制造大模型根据知识资产,通过复杂的演算分析,找到降本增效的最优解。原来3小时完成1天的生产计划,现在1分钟生成3天的排产计划。
行业重塑,技术扎根,开放同飞,打造世界AI另一极
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地图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研发的大模型数量排名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人工智能大模型领域的全球竞争已趋白热化。
面对核心技术容易被美国“卡脖子”的被动局面,业内专家表示,大模型是新型关键基础设施的底座之一,大模型的竞争也是国家科技战略的竞争,中国需要布局全栈自主创新的大模型产品,同时要构建国产化算力。
华为本次发布的盘古大模型3.0,围绕行业重塑,技术扎根,开放同飞三大方向,持续打造核心竞争力,为更加专注于具体的应用场景或特定业务。目前,华为云AI在各行业有超过1000个项目。
大模型的创新不仅仅是模型自身的创新,而是需要全栈的创新,对算力,算子,计算框架及平台进行全面优化。华为方面向记者透露,通过持续研发,目前盘古大模型在性能、深度、架构及数据增强方面均进行了升级。
盘古大模型实现了以鲲鹏和昇腾为基础的AI算力云平台,以及异构计算架构CANN、全场景AI框架昇思MindSpore、AI开发生产线ModelArts的全栈自主创新,打造世界AI另一极。
同时,昇腾AI云服务除了支持华为全场景AI框架昇思MindSpore外,还支持Pytorch、Tensorflow等主流AI框架。这些框架中90%的算子,都可以通过华为端到端的迁移工具平滑迁移到昇腾平台。
据悉,华为云盘古研发团队由华为云人工智能领域首席科学家、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IEEE Fellow田奇教授带领,包括多位华为天才少年,博士比例超过60%。
根据《2023-2028年中国云计算行业竞争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分析,近年来,随着政府以及IT产商的积极推动,云计算产业链正在形成,在政府的监管下,云计算服务提供商与软硬件、网络基础设施服务商以及云计算咨询规划、交付、运维、集成服务商、终端设备厂商等一同构成云计算的产业生态链,为政府、企业和个人用户提供服务。
随着互联网和大型数据中心的出现,计算资源有了共享的可能,在此基础上,云计算的概念被提出来并逐渐发展壮大。
在云计算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产业根据提供的云服务不同而大致被分为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和软件即服务(SaaS)。
其中IaaS服务主要提供服务器、存储网络等较为底层的服务;PaaS服务主要提供中间件、操作系统及运行环境等平台性质的服务;SaaS服务主要提供应用、数据分析管理等方面的服务。
相比美国,中国云计算起步较晚,目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美国早在2005年前就已提出云计算相关概念,后三年由于技术驱动,应用领域逐步普及。
中国相对美国发展晚5年,于2007年以后以美为师开始发展云计算,2009年后政策不断出台高度支持,使云计算得到广泛应用。
2007年以来,中国云计算的发展先后经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市场引入阶段,云计算的概念刚刚在中国出现,客户对云计算认知度较低;
第二阶段为成长阶段,用户对云计算已经比较了解,并且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踏入这个行业;
第三阶段是成熟阶段,这个时候云计算厂商竞争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厂商们开始从更加成熟优秀的解决方案入手,SaaS模式的应用逐渐成为主流;
第四个阶段是高速增长阶段,在这个阶段我国云计算市场整体规模偏小,落后全球云计算市场3至5年,且从细分领域来看,国内SaaS市场仍缺乏行业领军企业。
在我国,云计算市场从最初的十几亿增长至目前的千亿规模,行业发展迅速。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披露的数据显示,2020-2022年期间,我国云计算行业的市场规模增速均在30%以上,呈高速增长态势。
2022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3189.1亿元,同比增长33.6%。未来,受益于新基建的推进,云计算行业仍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云计算应用情况:
1、云安全
云安全(Cloud Security)是一个从“云计算”演变而来的新名词。云安全的策略构想是:使用者越多,每个使用者就越安全,因为如此庞大的用户群,足以覆盖互联网的每个角落,只要某个网站被挂马或某个新木马病毒出现,就会立刻被截获。
“云安全”通过网状的大量客户端对网络中软件行为的异常监测,获取互联网中木马、恶意程序的最新信息,推送到Server端进行自动分析和处理,再把病毒和木马的解决方案分发到每一个客户端。
2、云存储应用
云存储是在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概念上延伸和发展出来的一个新的概念,是指通过集群应用、网格技术或分布式文件系统等功能,将网络中大量各种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通过应用软件集合起来协同工作,共同对外提供数据存储和业务访问功能的一个系统。
当云计算系统运算和处理的核心是大量数据的存储和管理时,云计算系统中就需要配置大量的存储设备,那么云计算系统就转变成为一个云存储系统,所以云存储是一个以数据存储和管理为核心的云计算系统。
3、云呼叫应用
云呼叫中心是基于云计算技术而搭建的呼叫中心系统,企业无需购买任何软、硬件系统,只需具备人员、场地等基本条件,就可以快速拥有属于自己的呼叫中心,软硬件平台、通信资源、日常维护与服务由服务器商提供。
具有建设周期短、投入少、风险低、部署灵活、系统容量伸缩性强、运营维护成本低等众多特点;
无论是电话营销中心、客户服务中心,企业只需按需租用服务,便可建立一套功能全面、稳定、可靠、座席可分布全国各地,全国呼叫接入的呼叫中心系统。
4、私有云应用
私有云(Private Cloud)是将云基础设施与软硬件资源创建在防火墙内,以供机构或企业内各部门共享数据中心内的资源。
创建私有云,除了硬件资源外,一般还有云设备(IaaS)软件;现时商业软件有VM ware的v Sphere和Platform Computing的ISF,开放源代码的云设备软件主要有Eucalyptus和Open Stack。
私有云计算同样包含云硬件、云平台、云服务三个层次。不同的是,云硬件是用户自己的个人电脑或服务器,而非云计算厂商的数据中心。
云计算厂商构建数据中心的目的是为千百万用户提供公共云服务,因此需要拥有几十上百万台服务器。
私有云计算,对个人来说只服务于亲朋好友,对企业来说只服务于本企业员工以及本企业的客户和供应商,因此个人或企业自己的个人电脑或服务器已经足够用来提供云服务。
5、云游戏应用
云游戏是以云计算为基础的游戏方式,在云游戏的运行模式下,所有游戏都在服务器端运行,并将渲染完毕后的游戏画面压缩后通过网络传送给用户。
在客户端,用户的游戏设备不需要任何高端处理器和显卡,只需要基本的视频解压能力就可以了。
就现今来说,云游戏还并没有成为家用机和掌机界的联网模式,因为至今X360仍然在使用LIVE,PS是PSNET WORK,wii是wi-fi。
但是几年后或十几年后,云计算取代这些东西成为其网络发展的终极方向的可能性非常大。
如果这种构想能够成为现实,那么主机厂商将变成网络运营商,他们不需要不断投入巨额的新主机研发费用,而只需要拿这笔钱中的很小一部分去升级自己的服务器就行了,但是达到的效果却是相差无几的。
对于用户来说,他们可以省下购买主机的开支,但是得到的确是顶尖的游戏画面(当然对于视频输出方面的硬件必须过硬)。
你可以想象一台掌机和一台家用机拥有同样的画面,家用机和我们今天用的机顶盒一样简单,甚至家用机可以取代电视的机顶盒而成为次时代的电视收看方式。
6、云教育应用
视频云计算应用在教育行业的实例:流媒体平台采用分布式架构部署,分为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直播服务器和流服务器,如有必要可在信息中心架设采集工作站搭建网络电视或实况直播应用。
在各个学校已经部署录播系统或直播系统的教室配置流媒体功能组件,这样录播实况可以实时传送到流媒体平台管理中心的全局直播服务器上,同时录播的学校也可以上传存储到信息中心的流存储服务器上,方便今后的检索、点播、评估等各种应用。
7、云会议应用
云会议是基于云计算技术的一种高效、便捷、低成本的会议形式。使用者只需要通过互联网界面,进行简单易用的操作,便可快速高效地与全球各地团队及客户同步分享语音、数据文件及视频,而会议中数据的传输、处理等复杂技术由云会议服务商帮助使用者进行操作。
目前国内云会议主要集中在以SAAS(软件即服务)模式为主体的服务内容,包括电话、网络、视频等服务形式,基于云计算的视频会议就叫云会议。
云会议是视频会议与云计算的完美结合,带来了最便捷的远程会议体验。及时语移动云电话会议,是云计算技术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完美融合,通过移动终端进行简单的操作,提供随时随地高效地召集和管理会议。
8、云社交应用
云社交(Cloud Social)是一种物联网、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交互应用的虚拟社交应用模式,以建立著名的“资源分享关系图谱”为目的,进而开展网络社交,云社交的主要特征,就是把大量的社会资源统一整合和评测,构成一个资源有效池向用户按需提供服务。参与分享的用户越多,能够创造的利用价值就越大。
云计算发展前景:
1、多云、云生态、多元化是未来云计算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市场竞争来看,云计算的IaaS、PaaS、SaaS三个层面的具体落地将不可能完全由同一家厂商实施,不同层级的厂商具备各自比较优势,只有不同厂商之间联合协作,建立云计算产业生态体系,才能使云计算突破不同层面的障碍,满足客户不同级别的服务需求。
从企业IT建设需求来看,随着企业IT基础设施云化和互联网化进一步深入,行业客户尤其是大型企业客户为了加强对自身IT建设的控制权,将不断提升自身的软件开发能力,并将自身应用分散到多家公有云服务商进行部署。
此外,企业客户所使用的云服务将与其既有的IT架构不断融合,大量企业客户还是会使用一定的传统IT,随着混合模式的长期存在,客户将不会锁定一套公有云平台,跨平台管理将是下一个需求热点。
2、混合云将成为国内云部署的主要方式
公有云和私有云的组合称为混合云,也是目前企业越来越多采用的一种流行的商业云解决方案。
公有云以其优越的性价比在市场上受到众多用户的青睐,但在信息安全和数据自主性方面存在短板;私有云保障了数据信息的安全可控,但在云部署的规模和灵活性方面表现较差。
混合云的优势在于能够适应不同的平台需求,既能提供私有云的安全性,也能够提供公有云的开放性。
混合云通过在本地云平台部署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应用系统,同时通过网络采购灵活的公共云计算服务处理大量的弹性计算业务。
混合云可以同时解决公有云与私有云的不足,如公有云的可控制问题,私有云的性价比不高、弹性扩展不足的问题等。
用户希望获得一体化解决方案,混合云同时兼顾了公有云的灵活性、开放性与私有云的可控性,因此混合云是未来市场的主流部署模式之一。
3、数据爆发引爆海量存储需求,复合存储方案重要性凸显
智能互联网时代,数据正在以指数级数量爆炸增长。如何存储并管理海量数据是很多企业面临的难题。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等新兴应用对计算及存储资源的需求增长,以及电商、游戏、视频、在线教育等领域快速增长的数据存储需求,中国IaaS市场中存储服务的比例将会进一步提升。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