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上海书展揭幕之际,88岁的著名作家、学者、诗人王充闾向读者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阅读要深化。
“上海书展是开阔视野、学习借鉴的宝贵机会。拙作《譬如登山——我的成长之路》,有幸登上书展展台,恳请批评、指导。”今年88岁的当代著名作家、学者、诗人王充闾,在上海书展揭幕之际,向读者分享:“关于学习读书,我所深情关注的是:阅读要深化。”
王充闾1935年生于辽宁,幼时系统接受八年国学教育;大学毕业后当过中学教师、报纸副刊编辑;后在省市机关工作;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主席。创作有文学作品《清风白水》《春宽梦窄》《逍遥游——庄子传》《国粹》《文脉》等80余种,1500余万字。作品先后荣获“鲁迅文学奖”“冰心散文奖”和“中国好书”奖等,近40篇散文入选高校、中学语文课本和高考试题。
“欲知山下路,须问过来人”。《譬如登山》是王充闾最新创作的传记文学作品。书中以讲故事的形式,通过形象、生动的叙述,追忆了他在中华传统文化熏陶下特色鲜明的成长历程,梳理和总结其成长的规律和心得。静读其书,细品其譬如登山成长路,定有裨益。
在刷屏时代,王充闾坚持不用手机——要把更多的时间用在读书和写作上,与外界联络的方式是家中座机、信件和电子邮件。谈及“阅读要深化”,王充闾认为“切不可满足于手机、电视、刷屏,只是搜罗一些信息,必须静下心来读书,体现深度追求;”“读书要博览与精读结合,应该有独特的领悟,不能满足于当‘两脚书橱’。有六个环节需要把握:注重语境,把握视角,提出问题,勤写札记,细心涵咏,观照现实。”他信手拈来切中肯綮的前人诗句:“好书不厌百回读”“涵咏功夫意味长”“腹有诗书气自华”“书卷多情似故人”。
米寿之年,王充闾谈话中气十足,思路清晰。回望文学之旅,他说:“从十二三岁开始,我就做起了文学之梦。”犹记得读辛弃疾《贺新郎》词:“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那一刻,怦然心动,似有所悟,当即将“青山”改作“文学”,成了“我见文学多妩媚,料文学见我应如是”。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唯有文学例外,“她妩媚地伴我一生,与生活同构,与生命同在;而且,每一步都留下了鲜活的记忆。”
谈及上海,王充闾说他有很多朋友,还有一位特别的朋友——新民晚报。他是夜光杯的作者,《文学,妩媚地伴着我》和回忆华君武先生的《一席难忘》等先后于“夜光杯”发表。上海的朋友去沈阳探望他,“夜光杯”和上面的文章也是一个话题。
七十余年文学之路逐梦,步履扎实,笔力绵绵。请他谈谈培植后劲的诀窍,他给出六个字:老根底,新观念。“老根底,就是始于幼年所掌握的优秀传统经典。优秀国学经典是民族之魂、文化之根,特别是《论语》《孟子》《老子》《庄子》等几部元典,必须原原本本地研读,有的还须背诵;再就是《史记》、唐宋诗词,不可不读。”传统经典值得读,应该读,但怕读不懂而却步的也不乏其人。“其实,古代元典字数都不多,《老子》只有五千字,《论语》一万二千字,《孟子》三万八千字,《庄子》六万五千字,总共不过十二万字。一天研读三百五十字,一年就完成了。”在王充闾,新观念,就是着眼于与时俱进,“日日新,又日新”,长期坚持不懈,随时随地自觉补课。
作家创作,苦乐相循,所谓“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正是这种境界。独坐深耕大半生,依然不辍,王充闾沉浸于创作的艰辛与回甘——“体现为一种长期熔铸性情,积贮感受,一朝绽放,四座皆春的甜美。”读书,亦复如是。(郭影)
标签: